中东欧

波兰

波兰共和国(波兰语:Rzeczpospolita Polska,英语:The Republic Of Poland,中文简称:波兰),古称孛烈儿,是一个由16个省组成的民主共和制国家。

波兰是中欧国家,东与乌克兰及白俄罗斯相连,东北与立陶宛及俄罗斯接壤,西与德国接壤,南与捷克和斯洛伐克为邻,北面濒临波罗的海。

波兰具有迥异的东欧风情。每年的5~9月是波兰最美丽的时候,天气温暖而阳光明媚,9月被誉为“波兰金色秋天”的开始。7~9月是波兰的旅游旺季。 

波兰重要的地理位置以及地形导致历史上连年的战火纷争,几个世纪以来波兰的版图也一再更改,而近年波兰无论在欧盟还是在国际舞台的地位亦与日俱增,自1918年11月11日恢复独立以来,经过90年的发展变迁,特别是在21世纪初的几年里,波兰在欧洲的重要性越来越引人重视。



波兰是欧盟、北约、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世贸组织的成员。

罗马尼亚

罗马尼亚(罗马尼亚语:Lomânia)位于东南欧巴尔干半岛东北部。北和东北分别与乌克兰和摩尔多瓦为邻,南接保加利亚,西南和西北分别与塞尔维亚和匈牙利接壤,东南临黑海。面积238391平方公里,人口1994万(2014年12月)。首都布加勒斯特。 


在拉丁语里,罗马尼亚是“罗马人的国家”的意思。

白俄罗斯

白俄罗斯全称白俄罗斯共和国(白俄罗斯语:Рэспубліка Беларусь,英语:The Republic of Belarus)是位于东欧平原的内陆国家,东北部与俄罗斯联邦为邻,南与乌克兰接壤,西同波兰相连,西北部与立陶宛和拉脱维亚毗邻。首都明斯克。白俄罗斯是原苏联加盟共和国,1991年8月25日宣布独立,1991年12月19日改为“白俄罗斯共和国”,简称为 “白俄罗斯”,旧译“别洛露西亚”,自称“别拉罗斯”。

白俄罗斯工业基础较好,机械制造业、冶金加工业、机床及激光技术等比较发达和先进;IT业较发达;农业和畜牧业亦很发达。白俄罗斯与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共同建立了关税同盟,与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的经济、军事等一体化趋势正逐渐加强。



1995年后,白俄罗斯语和俄语被设为国语,白俄罗斯的宪法并没明确规定国教,但大多数人信仰俄罗斯东正教,其次则是罗马天主教。基督教的不少节日如复活节等被设为国定假日,国庆日是1944年7月3日。

拉脱维亚

       拉脱维亚共和国(拉脱维亚语:Latvijas Republika)位于波罗的海东岸,北与爱沙尼亚,南与立陶宛,东与俄罗斯,东南与白俄罗斯接壤。国界线总长1862公里。平均海拔87米,地貌为丘陵和平原。气候属海洋性气候向大陆性气候过渡的中间类型。1月平均气温-4.6℃,7月平均气温21.4℃,夜晚平均气温11℃。平均年降水量732毫米。

保加利亚

       保加利亚共和国(保加利亚语:Народна република България)位于欧洲巴尔干半岛东南部,北与罗马尼亚隔多瑙河相望,西与塞尔维亚、马其顿相邻,南与希腊、土耳其接壤,东临黑海,海岸线长378公里。北部属大陆性气候,南部属地中海式气候。平均气温1月-2~2℃,7月23~25℃。

       色雷斯人是保加利亚最古老的居民。公元395年并入拜占庭帝国。681年斯拉夫人和古保加利亚人在多瑙河流域建立斯拉夫保加利亚王国(史称第一保加利亚王国)。1018年被拜占庭侵占。1185年建立第二保加利亚王国。1396年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侵占。1877年俄国对奥斯曼土耳其宣战,土战败,保于次年摆脱其统治宣布独立。两次世界大战保均为战败国。1944年9月9日成立了以保共产党和农民联盟为主体的祖国阵线政府并宣布保为人民共和国。此后保共长期处于执政地位。1989年保政权更迭,改行多党议会民主制。1990年2月27日,保将摆脱奥斯曼帝国统治纪念日3月3日定为国庆日。同年11月15日,改国名为保加利亚共和国。

       2005年5月11日,保加利亚议会投票表决批准了保加利亚加入欧盟的条约。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于2007年1月1日正式加入欧盟。

亚美尼亚

       亚美尼亚共和国是位于亚洲与欧洲交界处的外高加索南部的内陆国。西接土耳其,南接伊朗,北临格鲁吉亚,东临阿塞拜疆,也是在苏联解体之后独立的众多共和国之一。亚美尼亚族占93.3%,其他有俄罗斯人、乌克兰人、库尔德人、亚述人、希腊人等。

       1992年亚美尼亚共和国与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亚独立后,经济受到基础薄弱及纳卡战争和阿塞拜疆、土耳其对其封锁等因素影响连年下滑。2001年开始回升,2002年12月该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至2007年GDP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国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2008年第四季度起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增速放缓。2009年、2010年亚政府采取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内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扶植农业等措施,努力消除金融危机后果,收到一定成效。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5%。

       亚美尼亚是一个内陆国家,大部分国民是信奉东正教的基督徒,但因为周围被伊斯兰教国家所包围着,再加上与邻国之间的国界争议问题,成为高加索地区动荡不安的火药库地带。

阿尔巴尼亚

       阿尔巴尼亚位于东南欧巴尔干半岛西部,北部和东北部分别与塞尔维亚和黑山及马其顿接壤,南部与希腊为邻,西临亚得里亚海,隔奥特朗托海峡与意大利相望。境内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77%,平原为23%。森林覆盖率为36%,可耕地面积占24%,牧场占15%。海岸线长472公里。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降雨量充沛,年 均为1300毫米。平均气温1月1-8℃,7月24-27℃。

       1190 年建立封建制公国。1415年起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统治近500年。1912年11月28日宣布独立。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奥匈、意、法军占领。1925年成立共和国。1928年改行君主制,至1939年4月意大利入侵。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先后被意、德法西斯占领。1944年11月29日全国解放。1946年1月11日成立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1976年改称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1991年改国名为阿尔巴尼亚共和国。

       阿尔巴尼亚为欧洲中最不发达和低收入的贫困国家之一,全国一半的人口依然从事农业种植,但近些年已有改进。许多西欧国家的人口贩子皆出自阿尔巴尼亚,控制卖淫集团,并给诸国带来了严重的社会治安问题。阿尔巴尼亚国旗上绘有一只黑色的双头雄鹰,沿自15世纪抵抗奥斯曼帝国入侵的领袖斯坎德培的印章,故此阿尔巴尼亚也有山鹰之国之称。

斯洛伐克

       斯洛伐克共和国是欧洲中部的内陆国,是原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的东部,自1993年1月1日起,斯洛伐克成为独立主权国家。斯洛伐克东邻乌克兰,南接匈牙利,西连捷克、奥地利,北毗波兰。属海洋性向大陆性气候过渡的温带气候。

       该国地势北高南低,风景优美,气候宜人,历史文物景点多,旅游资源丰富。此外斯洛伐克是世界上城堡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从古城堡遗迹到保存完好的博物馆收集品一应俱有,2006年斯洛伐克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捷克

       捷克共和国,是一个中欧地区的内陆国家,国土面积78866平方公里,地处欧洲中部。东靠斯洛伐克,南邻奥地利,西接德国,北毗波兰。属北温带,年均气温7.5℃,年均降水量674毫米。

       捷克为中等发达国家,工业基础雄厚。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经济下滑,2010年和2011年实现恢复性增长,2012年和2013年经济再次下滑。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940亿美元,同比增长-1.1%。2014年GDP为2015亿美元,同比增长率为2%。

       捷克的褐煤、硬煤和铀矿蕴藏丰富,其中褐煤和硬煤储量约为134亿吨,分别居世界第三位和欧洲第五位。石油、天然气和铁砂储量甚小,依赖进口。其它矿物资源有锰、铝、锌、萤石、石墨和高岭土等。森林面积265.1万公顷,约占全国总面积的34%。伏尔塔瓦河上建有多座水电站。

       在东部欧洲国家中,捷克拥有很高水平的人类发展指数。还是欧盟和北约的成员国。

克罗地亚

       克罗地亚(克罗地亚文:Hrvatska)位于欧洲中南部,巴尔干半岛的西北部。西北和北部分别与斯洛文尼亚和匈牙利接壤,东部和东南部与塞尔维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黑山为邻,南濒亚得里亚海,岛屿众多,海岸线曲折,长1777.7公里。

       6世纪末和7世纪初,斯拉夫人移居到巴尔干半岛定居。8世纪末和9 世纪初,克罗地亚人曾建立早期封建国家。10世纪,克罗地亚王国建立。1102~1527年,克罗地亚处于匈牙利王国统治之下。1527~1918年,克罗地亚受哈布斯堡王朝统治,直到奥匈帝国崩溃。1918年12月,克罗地亚与一些南部斯拉夫民族联合成立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王国,1929年改称南斯拉夫王国。1945年,南斯拉夫各族人民赢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同年11月29 日宣告成立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1963年改称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克成为南联邦六个共和国之一。1991年5月底,克举行全民公决,赞成克独立。同年6月25日,克议会通过决议,宣布脱离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独立。1992年5月22日,克罗地亚加入联合国。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