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民心两相连 中国"俄罗斯旅游年"开幕式侧记

新闻来源: 
http://www.china.com.cn/travel/txt/2012-03/24/content_24974060_2.htm

俄罗斯联邦驻华大使拉佐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旅游是促进国民出访邻国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并且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了解邻国。旅游对经济有巨大推动。但同时要意识到,人文元素仍然是俄中旅游年的重中之重。
“当我还是中学生的时候,读完的第一部外国中篇小说就是《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学会的第一首外国歌曲就是《共青团员之歌》。”中国旅游研究院戴斌院长深情地回忆。3月初,在接待俄罗斯圣彼得堡财经大学代表团一行时,“尽管我们都是经济学背景,可当谈起十二月党人、托尔斯泰、普希金、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谈起孔子、孙子、老舍的时候,我们却仿佛在谈论彼此熟悉的老朋友。”
目前,中国前往俄罗斯的游客仍以老年群体为主,通过创新产品和服务,吸引更多中青年到两国旅游,极为迫切。
“以中国年轻白领为例,他们是中高收入阶层的主体,消费能力强、旅游频率高,对观光、休闲度假、历史文化都很有兴趣。同时,他们习惯于通过网络浏览旅游资讯、购买旅游产品、撰写游记点评等,因此,开发更多适合互联网时代的产品十分必要。”携程旅行网副总裁郭东杰说。
来自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布里亚特共和国的舞蹈演员巴伊尔说:“我很高兴为中国观众展示家乡的民族舞蹈。我希望旅游年活动能让更多的中国游客了解我的家乡,了解布里亚特人”。他说,他的家乡森林茂密,河湖众多,人民淳朴好客。“欢迎来我的家乡做客,我们会用洁白的哈达、甘甜的牛奶和大块的羊肉欢迎远方的客人”。
年逾50,在中国工作近六年的柳德米拉说,她对中国的古代建筑非常痴迷,在中国工作的每一年,她都会利用假期游览中国的名胜古迹。她登过长城、游览过平遥古城,拜访过众多寺庙。“每一次游览都让我有所收获,加深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柳德米拉说。她希望,"旅游年活动能让俄中两国人民彼此更加相近相知"。
在中国学习汉语的留学生娜塔莎则决心为旅游年活动出一份力。她说,两国游客进入对方国家后,语言成为沟通和了解当地文化的重要工具。她愿意用自己的母语以及所学的汉语知识为中俄两国游客服务。“我想,旅游年活动一定会使两国游客往来更加频繁,到时我一定会大有用武之地。”
出席开幕式的俄罗斯小观众米沙告诉记者,他不久前和爸妈去三亚旅游。他说,现在这个季节他远在西伯利亚的家乡还很冷,而三亚已经非常暖和。和他的家乡比起来,三亚有更多现代化的高楼,更丰富的美食。“不过,我的家乡有茂密的森林和很多野生动物,希望中国的小朋友也来我的家乡玩”。
在2012“俄罗斯旅游年”,中央各部门和省区市将推出丰富多彩的活动。从作文比赛到青少年运动会,互为重要客源国和目的地的中俄两个世界大国,旅游交流规模和质量都像七八点钟的太阳。开幕式只是开端。明天,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