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指标释义
政策沟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保障。基于共同发展战略,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政 府间合作,积极构建多层次政府间宏观政策沟通交流机制,可以为开展务实合作、协商解决合作问题提供政策支持,实现双方利益的深度融合,最终达到共同发展的目标。东道国与中国之间的政策沟通可以反应两国在政策高度上的共识和互信,是开展多方合作交流的基础,同时,它本身的政策环境也从整体上反应了与中国政策 沟通的稳定性和长久性。
“要想富,先修路”,设施联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是“一带一路”战略的“血 脉经络”。设施联通为跨境旅游、跨境电商、跨境物流等跨境合作提供便利前提,为深化经济合作提供物质基础。打通沿线国设施网路,需要各国在政治立场、技术标准、施工方案等达成合作共识,整合双方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
投资贸易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内容。贸易畅通程度体现了该国投资贸易合作的发展水平。国际贸易自由、健康发展对于全面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大意义。随着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能否背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庞大的市场,不断取消各种有形和无形的贸易壁垒,解决投资贸易便利化问题,构建区域内和各国良好的营商环境,积极同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同商建自由贸易区,激发释放合作潜力,做大做好合作“蛋糕”,成为决定“一带一路”贸易畅通的关键。
资金融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深化金融合作,推进亚洲货币稳定体系、投融资体系和信用体系建设。需扩大沿线国家双边本币互换、结算的范围和规模。推动亚洲债券市场的开放和发展。加强金融监管合作,推动签署双边监管合作谅解备忘录,逐步在区域内建立高效监管协调机制。充分发挥丝路基金以及各国主权基金作用,引导商业性股权投资基金和社会资金共同参与“一带一路”重点项目建设。
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也是“一带一路”能否真正取得成功的根本落脚点。民心相通需要社会各界广泛开展文化交流、学术往来等国际活动,为深化双多边合作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作为一项沟通多元文明、众多族群和国家的合作倡议,“一带一路”能否获得成功,从根本上取决于能否跨越藩篱,搭建民心相通的桥梁和纽带,特别是能否建立起纵横交织的社会交流网络,以互联互通的社会网络替代界限分明的民族国家支撑起“一带一路”的区域合作架构。